信仰在家庭中的承傳

根據聯合國的統計,全球離婚家庭數目在近半個世紀內急劇增長。香港2016年1大約有50,000對新人登記結婚,但同時有17,200對夫婦離婚,離婚率大約34%,即是三對夫婦就有一對會選擇離婚。而根據心理學的研究,父母離異對於子女信仰的改變有著極大的影響與關聯。

很多研究顯示,家庭結構和宗教信仰傳統對子女信仰的建立帶來重要影響。因為父母離異必然造成家庭結構的失衡,使子女生長在一個不穩定的環境中。例如,我曾在另一間教會認識一位大專生,他的父母結婚前也是基督徒,但當兒女長大後他們的婚姻卻進入「第二個高危期」2;父母在人前人後裝作婚姻美滿,回到家後卻常因小問題就發動「世界大戰」。這事情對於這位大專生的信仰,產生極大的衝擊,因父母的信仰沒有在婚姻裡活出來,每天面對父母的衝突或冷戰,令他對信仰和婚姻產生莫名的陌生和恐懼!

心理學家Lawton發現3,比起在一個正常和諧家庭中成長的子女,離異夫婦的子女較前者有高出62%的機會從某個信仰改變到另一個信仰,甚至放棄其信仰,成為無信仰人士。這個研究讓我們知道,父母離異大大增加了子女放棄其原有信仰的可能性。

而美國社會學家Scott Myers也曾邀請近500對有宗教信仰的家庭進行研究4。(這些家庭在首次受訪時均有年齡在7歲或以上的孩子。隨後研究人員每隔數年再次訪問這些家庭。到了第四次訪問時,這些孩子的年齡均超過19歲。)他將這些家庭採訪所得的數據進行整理和比較後,得出了一些他認為可能影響信徒後代信仰傳承的主要因素:

  1. 父母對於信仰的敬虔度和委身度,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子女在成年後(12年後)是否會對父母的信仰採取同樣的態度。
  2. 父母在婚姻關係中幸福與否,也會影響子女對於信仰的接受程度。
  3. 那些成長在傳統家庭結構中的子女,往往更容易承傳父母的信仰。這很大可能是因受著傳統的家庭倫理觀念所薰陶,那些有男主外,女主內,父親在大事上做決定等的傳統家庭中長大的子女,似乎較容易接受父母的信仰。

以上都是外國的研究,對我們來說可能會有文化的差異,但其研究的結果,整體上卻是真實地提醒了我們:若父母在婚姻關係裡活出聖經中所形容的愛與委身,這等於間接地告訴子女信仰在家庭中的重要地位。在常充滿和睦、關愛的家庭氛圍中成長的子女,也對信仰、對未來婚姻帶著盼望和力量。

現今很多夫妻在婚姻裡面對衝突和困難時,很容易選擇離婚來逃避問題,卻不知道這是直接影響著下一代的成長!若只看困難確實容易令人氣餒。保羅也曾提醒夫婦如何在信仰中彼此學習:「又當存敬畏基督的心,彼此順服。你們作妻子的,當順服自己的丈夫,如同順服主……你們作丈夫的,要愛你們的妻子,正如基督愛教會,為教會捨己。」(以弗所書五章21-25節)基督徒婚姻的寶貴,就是可以一同倚靠主的恩典來改變。有不少夫婦在破碎婚姻中藉主的幫助一同努力學習饒恕,用真愛來詮釋基督信仰的真諦,在困難過後就會發現神如何保守和祝福他們的婚姻。過程中不單夫婦兩人經歷主的恩,子女也一同看見主的真實!當婚姻的關係進入更深的親密,信仰才能在基督化的家庭中延續與傳承。願主幫助我們在這婚姻失衡的時代中,活出婚姻裡愛的真諦,將基督的信仰在家庭中傳承給下一代!


1 政府統計年刊2017年,p.4.
2 「第一個高危期」當第一個孩子出生後,婚姻的滿足度會慢慢下降,一般到孩子3歲時就降到谷底。這是因為,孩子的出現會讓夫妻倆變得手忙腳亂,壓力劇增,雙方愛的感覺也不被滿足。「第二個高危期」兒女進入青春期,夫妻在處理家庭問題時容易產生張力,若夫妻不懂得面對,雙方的矛盾也會尖銳起來。
3 Lawton, L. E., & Bures, R. (2001) Parental divorce and the "switching" of religious identity. Journal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, 40, 99-111.
4 Myers, S. M. (1996). An interactive model of religiosity inheritance: The importance of family context.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, 61, 858-866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