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繫我城

因著香港時局動盪,一則歷史試題的取消,引起部份市民對香港教育前景的憂慮。最近與兄姊聊天,聽到不少有經濟能力的家庭,已開始計劃移民,或希望盡快安排就學孩子到外地升學。但我相信教會的大多數的家庭因著經濟或其他因素,會繼續留在香港生活。作為牧者,明白或去或留都有不同的原因,不同的需要。

身處異鄉的波斯帝國官場,位高權重的尼希米,在繁榮安定的書珊城當王的酒政,豈不比在頹垣敗瓦的故鄉耶路撒冷,作重建城牆的指揮好嗎?哪份工作犧牲較少,較安全?尼希米為何要移居故鄉?他的心如何被感動,回應神的呼召,回故鄉重建城牆?原來,神藉著幾位猶大餘民的呼聲――故鄉遭大難,神的百姓受凌辱;居住環境十分惡劣,城牆被拆,城門被燒,人民不但生命安全受到威脅,靈性亦甚荒涼。

尼希米的心被同胞的需要激動,悲哀哭泣,就起來為民族禱告,禁食認罪,求神預備機會,用實際行動去復興國家,回應呼召。結果,神一步步的帶領他,走上回鄉重建城牆之路,卻在內外窘困下,只用了52天便完成工程。

尼希米不但帶領神的子民重建城牆,接下來更推動全民在靈性上的復興。

人或家庭可以移民,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,就是:

元朗浸信會不能「移民」。
因為羊在哪裡,教會就在哪裡。
教會有聽到群羊的呼聲嗎?心中有被呼聲激動嗎?
教會要帶領羊群往哪兒去?

願主的眾教會都牧養群羊,
讓他們出入得草吃,
帶領群羊行在主的崎嶇十架路中,
展現天國的豐盛,
勇敢見證主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