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了解父親的大兒子

早前教《十二先知書》課程,令我再思約拿這人物。約拿通常被視為一個反派角色,例如:稱他為「逃跑的先知」,或說他逃往他施時靈性低沉等等。但可知約拿其實是以色列一位家喻戶曉偉大的先知?公元前第八世紀中葉,北國耶羅波安二世在位時曾有一段中興的日子,其幅員之廣堪與所羅門時期相比。經文指出這是上帝藉先知約拿所預言的(列王紀下十四23〜27),可見約拿並非等閒之輩,而是上帝所重用的僕人。

那麼約拿為何要逃跑?他果真是靈性低沉,以致風浪大作時竟下到底艙,躺臥沉睡(約拿書一5)?請留意約拿向船上的人的自我介紹:「我敬畏耶和華那創造滄海旱地之天上的神。」(一9)首先,約拿很清楚知道耶和華掌管天地海,不會以為離開以色列就可避開祂的管轄範圍。第二,約拿是敬畏耶和華的。若留意他在魚腹中的禱告,就可知他堅持對上帝的忠誠(約拿書第二章)。

在魚腹中三日三夜之後,約拿終於遵命前往尼尼微宣講上帝所吩咐他的話。尼尼微這大城有三日的路程,約拿只用了一天的時間宣講,有人批評他沒有完全盡責。其實這也是錯怪了約拿,因為他只走了三分之一的路程,全城經已悔改,大有果效!但約拿竟視之為大惡,非因他不想尼尼微人得救,以致亞述軍隊毀滅撒瑪利亞的預言會應驗。作為上帝所重用的先知必然明白,若不想審判的預言應驗,唯一的途徑是悔改回轉。約拿之所以逃跑,是因他認識到耶和華是有憐憫、有恩典的神,只要尼尼微人稍稍悔改,上帝就會轉意不降所說的災(約拿書四2)。約拿認為這是很不公平的,因尼尼微是個罪惡滔天、惡貫滿盈的城。

其實約拿就像浪子的比喻中那個大兒子,不滿小兒子在外面壞事做盡後回到家裏,竟受到父親的厚待(路加福音十五11〜32)。只不過約拿比這大兒子更了解父親的心腸,早於這些事發生之前已料到有這結果。

我們大概還未像約拿那般了解神的心腸,卻往往像那大兒子般拒絕接納那些不合我們心意的小兒子,總認為有些人不適合在教會群體之中;就像法利賽人不滿主耶穌與罪人和稅吏在一起(路加福音十五2);或像約拿那樣,認為那些外邦人的悔改只是三分鐘熱度(約拿書一16,二8)。但可曾想過,我們自己亦曾經是小兒子和外邦人,都是蒙上帝的恩典才得神兒女的名分?

耶和華沒有責備約拿,就如浪子比喻中的父親待大兒子那樣,循循善誘地幫助他去明白,祂何等愛那些不能分辨左手右手,在生命中迷失方向的人(約拿書四11)。祂等待這些人悔改回轉,亦盼望約拿回轉――大、小兒子都回轉。兩個故事都沒有交代主角最後的回應,只等待讀者――祂世世代代的子民,自己去回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