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來,活著挺好

上星期的少年牧聲我們提過,當你「打下機、睇下Youtube、『Look』下IG」時,很可能是因為你在每天的讀書、工作中感受到強烈的「奄悶感」,需要休息一下、釋放一下自己。但是或許你會發現,當「Hea下Hea下」成為你每天必須做的習慣時,那種「奄悶感」非但沒有消失,反而越來越重;而且,日子似乎在重重覆覆、渾渾噩噩中就消耗掉了,留下來的,似乎是一種空虛感,甚至是一種一事無成的感覺。

然後,David 武斷地說,你出來社會工作時,這種奄悶感,只會因來自社會、老闆、進修的壓力而更加強烈,如果「Hea下休息下」還是你釋放自己的惟一途徑的話,未來也只會是這種生活的重覆版。

最後,David 問了幾條問題︰這樣的生活,你滿足嗎?能真正幫助你從一天的奄悶、渾噩、疲累中釋放出來的,到底是什麼?你真正需要的,是什麼?

讓我提議一種可能性。其實,那種想「休息一下的感覺」並不是因為體力上感到疲累;知識型的社會所消耗的,並不是你的體力,而是你的腦細胞、心力。強烈的「奄悶感」,來自於一種違和感(inconsistency)︰你對你投放最多時間進去的東西(讀書、工作)並沒有太多興趣、熱誠,但因為社會、老闆、學校、父母的要求,你卻被逼投放更多更多時間進去。於是,你感到自己的時間就像不斷被搶奪、吞食一般,你沒有「話事權」掌控自己的時間、沒有能「自己決定自己人生」的空間。在其他人的要求、期望、壓力下,你似乎只能身不由己地被逼跟隨、服從。

簡單來說,你所做的不是你想做的;你想做的你沒有空間做,甚至你無空間去想自己到底想做什麼、喜歡什麼。你對你的人生沒有「自主權」,你掌控不了自己。

聽起來很沈重。怎麼辦呢?

我自己的經歷是,興趣正是讓你重新掌握「自主權」、找回對生命的一點熱情的重要場景。

首先,與讀書、工作不同,興趣可以大條道理地沒任何「用處」,因為興趣就是興趣。一些在大人角度可能「對人生沒太多增值」的東西,例如滑浪、潛水、玩橋牌甚至是三國殺、養蜘蛛,只要你喜歡,就能做。就算是運動、音樂等傳統上被視為需要不斷提升水平的範疇,放在「興趣」這框架裡,也可以毫無壓力。只要我享受,把結他當揚琴或豎琴般彈,也是賞心樂事的興趣。如此,興趣為我們創造了一個空間,可以不需比較,不需有用,不需理會社會看法,只要我喜歡,就能做。如此,我們開始能體會一點「自主權」。

而且,興趣相當程度上塑造我們的獨特性。我們眼中「有性格的人」,很多在學業、工作上其實也是平常不過,但為你留下深刻印象的,很多時都是他們的興趣。這個懂跳hip hop的同學、那個常到「街場」跟隊的籃球「波牛」、另一個上課常喜歡畫畫的藝術家同學等等,都因著各自的興趣中在你心中留下獨特的印象。無他,我想原因是,在他們的興趣中,你感受到他們從心而發的那種性格、熱情、「做自己」。每個人內心都有個藝術家,不一定是畫畫很美那種,而是能按自己喜好表達自己,彰顯內在的美感和獨特性。而興趣,很多時正是引出這些獨特性的重要一步。

當然,培養興趣的過程,不少時候也是挺難熬的。一開始,自己什麼都不懂,水平低得令人尷尬時,是很想放棄的。但是,「no pain no gain」,任何真正好的東西都需要付代價 (除了恩典,因為代價由主耶穌去付)。自己一開始學習唱歌時,聽起來就像一隻老烏鴉在啼叫般,不斷走音,難聽得無地自容,沮喪得恨不得自己從沒決定過要學習唱歌。幸好老師不斷鼓勵,強調走音乃必經過程,不走音就永遠唱不好聽,於是我被逼加厚自己的面皮,堅持在家中練習,以噪音騷擾回應父母一直以來的厚愛。慢慢地,沒那麼難聽了。最重要是,堅持過、付出過,才能經歷跨過難關那種自豪感和滿足感。這正正是興趣為我開拓的世界︰我根據自己的喜好去定自己的目標與方向;享受當下還是努力提升、自己玩還是找拍擋,都由我自己去決定。在裡面,我感到生命有想追求的事,感到內在有鼓熱情燃燒出來。

忽然我發現,我忘記了那纏繞我的奄悶感和渾噩感了。並且,我能自豪地對自己說︰「原來,活著挺好的。」

你想在生命的奄悶和渾噩中經歷這種滿足感嗎?

你,活得好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