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收看一套韓劇,描述男主角是一名音樂制作人,他如何面對被人誣告因而入獄,帶來工作上的低潮及打擊;當出獄後在重整旗鼓的過程中面對很多的困難,令他再次進入人生的苦惱與憂谷困惑裡。究竟男主角如何得到力量可以過度千百樣的難關?當然是女主角的出現並成為他的女助手,由質疑、不信任以至產生信任及支持,去創造那看似不可能的成果。劇中女主角繪畫了一幅以綠色雨傘為題的圖畫,來喻意她願意陪伴在男主角身邊,彼此共同面對工作上的難關,找回對人生理想的衝勁。在人生的艱難中,看著、看著……有人願意無論在晴天或雨天中也為你撐傘;讓你有被保護及顧念的感覺,我想是很難得的同伴。

我認為朋友可分為三個等級:普通朋友、好朋友、死黨,或許我們也曾聽說:「得一知己死而無憾」。我覺得知己就好像你的死黨一樣,帶給你不單有甜也有酸,令你嘗盡友情的滋味。死黨會在你出糗時大笑、經常跟你串嘴對話、在你低潮時給你一個深深的擁抱、除了關心你的傷處仍還是會說一句:「啊!小傷小患死不了的,打起精神來」。朋友是人人都需要及期望擁有,但在相處上亦存著很多不同的技巧與學問;少年人面對交友的困難,會否是主動地關心對方、願意開放自己與人分享、細心聆聽別人的心聲。在網絡的部落格中,有位作者撰寫有關朋友相處之道,他說道:「如果朋友之間有1000步的距離 ,你只要跨出第一步,我就會朝你的方向走其餘的999步」;當你願意走出第一步的話,是否更快地縮短彼此間的距離,增加朋友一起相處的機會。

你在群體裡想尋找怎麼樣的一位朋友或死黨?我認為建立互為朋友的原素需要花時間交往、真誠地相處、感情的維繫;彼此雖然各有差異但其中最重要的必須是「愛」。不妨來一次心底的尋問,我是否「愛」、我有多「愛」教會或團契的兄弟、姊妹?

基督徒相交這詞語具有「分享」的意思,我相信是帶有行動性的;是我們一班有同一信仰(真理)、同一生命(救恩)、同一心志(信念)的信徒在教會群體中演繹那屬靈的相交生活。那好像隱藏而看不見的關係,卻又透過相處讓人看見我們在地上的生活。當我翻閱路加福音6:31「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,你們也要怎樣待人」再細想這句經文的時候,所指向的是我需要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,這是我作為門徒對待別人的原則;我不是要人「怎樣待我」,而是「先要我怎樣待人」。耶穌在實踐關愛別人的榜樣上,常常教導我們為別人祝福、要愛我的仇敵、願意伸出憐憫的手、祂親身成為我們的朋友;耶穌就是這樣實踐,我們也當照樣行。或許,我們會把負面及抱怨的情緒讀進這經文中,以敵對的情緒來面對我與別人的關係;倘若真的是,求上主給我們重新體驗耶穌那份「愛心」,因為沒有愛心比祂那份犧牲來得透切。

坊間有諺語說:「一個人的快樂,不是因為他擁有得多,而是因為他計較得少。」當我們數一數在教會成長中擁有過的美好經歷、關心我們的兄姊友伴、哭過笑過的同輩、挽手祈禱的靈友;你不得不感恩主給你見證那擁有愛的生命。當我們不再計較佢佢佢、不計較feel唔到開心、不計較自己不懂好話、不計較自己少分享、不計較少了一點主動…那就是了。最起碼自己願意仍在這少少的群體中出現,一份參與是讓彼此增加相處機會、建立在彼此心中沒被遺忘。當我們有空間想想身邊的友伴時,可以再次努力為彼此的情誼打打氣吧!

「友誼是人生的調味品,也是人生的止痛藥。」愛默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