偶爾的機會下,在異地聽到一位年老的父親行善的故事,他如何非常低調地祝福了當地的教會和身陷困難的一位姊妹;當我聽到這位長輩所作的事,感到他是一位願意被主使用的僕人。回港後,隨即按有限的資料,在網上搜尋關於他爸爸的資料(因他以爸爸的名字命名了一個事工)。
按照網站的記載,這位爸爸的爸爸,是一位仁愛的長者,因信靠主的緣故,能笑對人生的起跌。戰前,他曾憑信心隻身到香港做生意,適值太平洋戰爭爆發,日軍佔領香港,地方秩序混亂,亡命之徒搶掠商行。他不幸為手榴彈所傷,身上有三十多處創傷,性命堪虞,在醫院治療歷時三個月,經此一劫,一無所有。二十年後,在一個宴會上遇到當日擲手榴彈的仇家,他竟學習耶穌愛人的榜樣寬恕他,以禮相待,毫無怨恨之心。
戰後,他重來香港做生意,當時經濟蕭條,謀生不易,一家十餘口,生活清貧,瓶無儲糧,舖租拖欠兩年未清。但他竟信靠神供應所需,而毅然承擔教會建堂的奉獻,由第一個月的一仟、第二個月的二仟、一直增至後來的每月三萬元。最後他的信心得到神的祝福,生意走出困境,轉虧為盈。他還清欠債之餘,尚能依承諾奉獻教會。
他樂於承擔教會的工作,年青時被按立為執事,第二年為長老,把教會的託付看得比自己的事業更為重要。雖然自己生活儉樸,但對榮神益人的聖工,卻特別慷慨。
這兩位爸爸生命影響生命的故事,讓我想起聖經中一些小人物的父親,他們潛藏在經文當中而不顯眼,卻擔當了非常重要的角色。歷代志上二十五章中的亞薩、希幔及耶杜頓便是小人物父親,他們是利未歌頌者的首領,擔當了訓練下一代歌頌者的任務,為耶路撒冷聖殿的禮祭注入生生不息的音樂元素,讓人聽見像天籟的頌歌。
歷代志上25:6「他們都在父親的指導下……」,你是一位為兒子延續愛神愛人心志的父親嗎?願在父親節互勉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