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學課程隨想

教會與建道神學院合辦的四次神學講座,主題為「再思救贖教義的含義」,題目看似艱澀難懂,卻是一趟迷走於歷代教會思潮的時光迴廊旅程,啓發會眾再思揀選、決志、救贖、成聖等的核心信仰命題。這些看似熟稔,又似懂非懂的信念,是前人畢生智慧與生命的累積。他們留下了寶貴的信仰遺產,為後世教會的信仰奠下穩固的基礎。

課堂上我看到弟兄姊妹的積極發問和回應,並聽到課後熱烈的交流討論。能藉這幾次講座可與教牧同工及弟兄姊妹討論深層的信仰問題,我在元浸的經驗裏實屬少見。教會原是一處熱切談論上帝的地方,深盼這樣的學習氣氛能繼續在教會延續,並能更趨成熟。我想起十七世紀法國哲學家笛卡兒曾經講過一句膾炙人口的說話:「我思故我在。」(I think, therefore I am.)意思是,我有意識地去思想,就能夠知道自己存在的真實。這句話告訴我們,人生要不斷思考、尋索和反省,不要滿足於陳腔濫調,囿於人云亦云的信仰。有願意深入反省的信徒,才會有成長成熟的教會。

在講座中我也體會到信仰多元的重要性。講員們經常環繞一個焦點的討論問題是:「一次得救是否永遠得救?」四位講員從不同角度切入這主題,游走於兩派學說的重要代表人物加爾文和亞米紐斯的論點,闡述問題的多元和複雜性。其實這已是一個討論了幾百年的老問題,解釋莫衷一是,不同宗派和教會也有其自己的立場和解讀。或許有人會說,信徒只需要一個統一和簡單的答案便足夠了,太多思考反而會添煩添亂,令人無所適從。但回想二千年的教會歷史,一切的信仰內容從來就不是一錘定音式的出現,而是經過時間的洗禮和嚴謹的思考探索,並經歷長久的印證而來。第一世紀的教會,就有猶太基督徒、希臘化的基督徒和天啟式的(apocalyptic)基督徒群體,他們各自有自己的世界觀、信念、價值和信仰傳統。
歷史發展告訴我們,要達到一致的信仰和教會模式是一件不可能的任務。早期的教會領袖和信徒也容許教會有多元的發展,沒有脅迫所有教會有同一樣的信仰內容(核心信仰除外)和信仰踐行(例如保羅和雅各對於信心和行為之間的理解差異)。早期的基督徒給我們留下一個美好的見證,就是保存一個開放的態度和胸襟,面對各種信仰經驗、傳統和思潮,對不同的信念和價值採取包容和開放的態度,讓教會存在於一種健康和良性的張力之中。

信仰原是如此豐富,因為我們所相信的上帝是一位偉大和無限的神,信仰還有很多的地方有待我們繼續探索和認識。元浸是一間着重栽培的教會,鼓勵會眾在
信仰上不斷追求成長。栽培部為照顧到會眾不同程度的需要,每期開辦的課程包括由未信到初信課程,靈命塑造以至聖經研究和神學研討課程,必有一班適合你。
求主賜給我們有一顆神聖不滿足的心,一起學習,成為成熟的門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