表面問題,表面解決(三)

本文是《表面問題,表面解決》系列的第三回。1 此前我們提到,「表面問題,表面解決」的方法論,亦即把千絲萬縷、無從預計的複雜問題,約化為簡單、可預計、又容易實踐的解決之道,對人來說是極具吸引力的;因為它能給予人一種希望感︰「依法辦事,就會成事」。結果,越是複雜繁瑣、千頭萬緒的問題,人就越有衝動去把它簡化、去把它理解為「表面問題」,從而「簡單地解決之」。我們將會花幾回牧聲的篇幅去枚舉「表面問題,表面解決」的一些現實例子,並探討其效果到底如何。

其中一個非常困擾現代人的課題,是孤獨;作為青少傳道,我更發現這課題與青少年的成長路徑密不可分。2 孤獨實在不好受,它讓人感到不自在、不安、不被明白、寂寞、難堪;它甚至是疏離、空虛、可憐、無意義等的同義詞。於是乎,每逢孤獨感一出現,我們總是想盡快解決它、驅散它。常見的「解決之道」莫過於「搵人陪」。有人在旁,不管是談天說地、指天罵地、還是無所事事地遊蕩於天地之中,孤獨感都總是能得到紓緩,甚至似乎自然就能被驅散。於是乎,青少年時期的我們,總喜歡無時無刻都黏著朋友;筵席散去後就藉手機互相通訊,藉此保持著「有人陪」的狀態。為了驅散孤獨,有人是必須拍拖、分手後必須盡快「有拖拍」的;有人甚至可以「坐擁三千觀音兵」,讓自己無論何時何地都總能「搵到個人槷時間」。

不過人長大後,或會發現,原來孤獨是個相當複雜的課題。沒有人陪伴在旁,我們當然會感到孤獨;但原來即使有人陪伴,人不少時候仍會感到孤獨。可能是你有心事時,身邊的人不懂關心和問候你;但亦可能是,即使身邊那一位如何無微不至地關心和問候,你仍感到對方不太能理解與共鳴。如是者,孤獨原來不單在乎有沒有人陪伴,更牽涉我們在社交上的需求與想望、關係中的期望與期望落差等等。

更甚者,孤獨原來不單牽涉關係,更牽涉到我們內在世界的完整性。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Carl Rogers指出,孤獨的一個重要心理成因,是人與自己內在的整體性有所疏離。3 筆者按著極其有限的心理學知識,和帶有主觀角度的詮釋,會如此表達︰在特定的人面前,無可避免地,我們只能呈現部分的自己;而在不同人面前當中,我們所呈現的自己總是有所差異的;於是乎,在重視的人面前有多大程度能呈現真實的自己、在帶有敵意的人面前有多大程度能保護(而不顯露)真實而脆弱的自己、在不同場景之中我們的各種自我呈現是否擁有一份統一性、整全性,自己所呈現的形象有多少違心和不真實等等,其實都會影響我們在人際關係中的進退與自在,並會構成我們的自我接納和自我體認;最終這些都與我們的孤獨感有所掛勾。簡而言之,孤獨,原來是一個存在主義的課題。

當然,「孤獨」的千絲萬縷,年少時總是想不通的。對不少青少年來說,孤獨只是一個表面問題,就是「無人陪伴」。如此,最直接而簡單的「解決之道」,就是「搵人陪」,不論是黏著朋友、還是不斷拍拖、甚至是肆意「收兵」等等;可是,這種「表面方法,表面解決」的方法論,原來卻會為我們制造出更多的問題與後遺症。

篇幅所限,我們下回再續。


1 本系列的第一、二回,分別刊載於9月10日的少年牧聲及10月7日的牧聲。

2 BBC就著「孤獨」,於線上訪問了全球55,000人,其中一項結果發現,年輕人比老年人更經常感到孤獨︰ 16到24歲的人,有40%說經常或總是感到孤獨;而75歲以上的人,則有27%說他們經常或總是感到孤獨。https://www.bbc.co.uk/programmes/articles/2yzhfv4DvqVp5nZyxBD8G23/who-feels-lonely-the-results-of-the-world-s-largest-loneliness-study

3 “[Among the] two elements of the sense of aloneness… The first is the estrangement of man from himself, from his experiencing organism”; Rogers, C. R. (1980). A Way of Being. Houghton Mifflin, U.S.A., p. 165.